logo 返回列表
SaaS贷崛起:号称不良低于银行,用户好评成授信参考2
2019-05-30 1529

03 难题

SaaS企业的金融之路,走得并非一帆风顺。目前,它们的规模都还做得不算大。

据SaaS企业提供的数据,目前管家婆累计放贷约 10 亿,菜么么累计放款约 2 亿。

束缚这个模式发展的,到底是哪些因素?

一大难题,就是它们早晚会遇到一道无形的天花板。这是由SaaS行业本身的特性导致的。

一家企业的数据,一般只沉淀在一家SaaS软件内。这也就是说,SaaS企业只能在自己的现有体系内,服务于自己的老客户。

对于用友、金蝶这样拥有数百万用户的巨头来说,蛋糕或许够大。但对于垂直行业的玩家来说,仍有挑战。

“它们的放贷规模可能受到限制,难以快速做大。”一位曾经做过SaaS贷的从业者表示。

另一大难题,是其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问题,有时会遭遇外界挑战。

如果SaaS软件上的数据,是由用户自己填写,就存在一定的造假可能。

比如一些企业会开设两个账户,一个用来记真账,一个用来记假账——后一个才是报税账户。

一些骗贷团队,也盯上了这一领域。

已经出现了一些团队,专门伪造SaaS数据,来骗取授信。

第三个难题,是数据即使完全真实,也无法作为全部的授信凭证。

磁金融创始合伙人李潇曾对媒体表示,SaaS切入小微金融时的一个痛点,就是数据、信息“孤岛”现象严重。

他认为,绝大多数平台型企业无法有效整合商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物流。

单一的SaaS数据,还不足以授信。

因为SaaS贷还太新,目前银行对这个全新的模式,接受度并不算高。

“大行可能看不上SaaS软件公司的这些客户,觉得企业太小,企业数量也太少。”某大型国有银行前高层李文军表示。

“SaaS贷突破了银行的传统风控模式。要让银行接受它,还需要一个过程。”孙亚民表示。

目前,和SaaS玩家合作的,大多是金融科技、城商行等机构,大银行进场的并不算多。

04 破局

SaaS贷玩家们并非没有意识到上述难题。实际上,它们正在积极摸索解决之道。

“这是真正考验SaaS企业内功的时刻。做得不好,SaaS贷就会沦为现金贷的变种。”有从业者如是说。

哪些数据是真实的,哪些数据是虚假的,哪些数据与金融强相关,哪些数据弱相关,SaaS贷玩家们都需要甄别。

它们也在想办法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。

有一家企业,税务和发票数据都没问题,贷款申请也过了银行初审。

但SaaS软件的ERP数据显示,这家企业有拖欠工资的嫌疑。

当得知此事后,这笔贷款被银行拒绝。

几周后,这家企业就因为拖欠工资陷入了劳务纠纷。

“不管是税务数据、发票数据、ERP数据,还是进销存数据,所有数据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需要进行多种数据的交叉验证。”董聪表示。

目前,所有的SaaS贷玩家,都引入了多种外部数据源。

快货运采取的是四六开制:在风控权重中,物流数据占40%,第三方风控公司提供的外部数据占60%。

菜么么引入了企查查、司法等数据。

金蝶也引入了税务、发票、工商、司法等数据。

如果SaaS贷的资金提供方是银行,在最后环节,银行还会查询企业主的人行征信等数据,再决定是否放款。

尽管面临重重挑战,玩家们仍然看好这个市场。

“这条路是否能跑通,银行老大哥也在观察。如果能跑通,在未来,国有银行也可能进入。”一位从业者表示。

董聪认为,随着金融服务的下沉,SaaS贷会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广阔的市场——和北上广深相比,二三线城市的小企业,更缺乏金融服务。

“在未来,物流数据可能会成为税务、支付数据之外的‘第三只脚’。”谭冰说。

而孙亚民则表示,中国的餐饮行业市场足够大,这一领域的垂直玩家也大有可为。

这是因为,中国餐饮业零售额占中国GDP的10%,每年应收账款规模在 3 万亿以上。但中国获得信贷支持的餐饮企业,不到总数的1%。

而在欧美,这个数字是50%。

“在餐饮领域,SaaS贷还有很多空间可挖掘。”他说。

小微企业贷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。聚光灯亮起,玩家一一上场。

这是一场极其考验智慧的金融模式终极PK:既要普惠,也要符合商业规律,能够持续。

SaaS贷、订单贷、支付贷、发票贷……哪种模式能最后胜出,尚未可知。

但风起于青萍之末。属于小微企业贷的时代,已徐徐而来。

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
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来源:站长之家
相关推荐
微信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,了解更多资讯
联系客服

微信扫码联系客服